根據寧波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舉行全大市規模社區核酸檢測應急演練的通知》精神,為檢驗我校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突發事件的應急響應速度和處置能力,幫助全校師生員工熟悉疫情突發事件發生后的處置流程,我校于3月23日開展了校園疫情模擬場景應急演練。
場景假設
假設劉偉龍校長或陳德明副校長接到市教育局或疾控部門通知,我校A同學為新冠陽性患者或陽性患者密切接觸者,且A同學此刻正在上課。
“1135十”疫情防控應急處置機制。
“1”:接到確診病例(或密接)通知后1分鐘內啟動疫情防控應急預案。
“1”:啟動應急預案后,1分鐘內開始10項應急反應程序。
“3”:啟動應急預案后,3分鐘內將病例隔離并開始初步的流行病史調查、測溫。
“5”:啟動應急預案后,5分鐘內對病例核酸檢測并開展重點區域消毒工作。
“十”:啟動預案后,十分鐘內開始全校核酸檢測。
處置機制流程圖(單獨發你)
場景一:劉偉龍校長接到校園疫情通報,啟動校園疫情防控應急預案。
場景二:副校長陳德明通過校園廣播系統,向全校師生通報疫情,并隨機發出相關指令。
十項應急措施同時開展:(可以按照視頻中的標識,依次截圖展示)
措施一
措施二
......
場景三:校醫按照標準流程協助A同學穿好防護服等,再將A同學帶至隔離室并進行測溫、流行病史調查等。
場景四:班主任聯系家長詢問近14天的旅居史等情況。
場景五:疾控部門進校對A同學進行流轉。
場景六:對A同學所在教室等重點區域開展消毒作業。
場景七:學校全體師生員工開展核酸檢測。
場景八:心理健康教育老師對情緒激動學生進行情緒安撫。
場景九:食堂送餐進教室,學生間隔就餐。
場景十:疾控部門反饋全校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應急預案解除。
【溫馨提示】
1.堅定抗疫必勝。將戰“疫”進行到底,每個人都要樹立必勝的信心,堅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防疫阻擊戰。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不恐慌,科學防疫,自覺配合各項防疫工作,保持良好的心態。
2.規范佩戴口罩。師生在實驗室、圖書館、公共衛生間等室內場所以及食堂取餐過程中全程戴口罩。在做好教室通風基礎上,倡導師生在教室全程戴口罩。教職工和學生任何時間進出校門都要規范佩戴好口罩(包括開車的老師),主動配合門衛測溫,出示健康碼、行程碼或甬行證。
3.做好個人防護。盡量做到“家門對校門”,不去人群密集場所。公共出行時,做好個人防護,配合各處防疫工作。清明節臨近,返甬祭祀人員逐步增多,師生要避免與重點區域返甬人員接觸 。如有師生與重點區域返甬人員行程軌跡有交集,請第一時間向學校報告。
4.加強同住人管理。師生員工的同住家屬被納入集中隔離或日常健康管理的,應第一時間上報。同住家屬被集中隔離的(被集中隔離前有接觸),該師生員工待同住家屬解除集中隔離后,需持48小時內的核酸檢測陰性報告方可入校;同住家屬被日常健康檢測的,該師生員工需持48小時內的核酸檢測陰性報告入校,同時在入校第 2、7 天再分別做一次核酸檢測并上報檢測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