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大物理與科學技術學院教授、副院長重回母校開設講座
6月2日,我校97屆(高中)畢業生,寧波大學物理與科學技術學院教授、副院長,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樓慈波受邀再回母校,與同學們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
命題一:為什么高考又要考物理了
樓教授從太陽光的旅行講起,談到了物理對社會的貢獻:力學、熱學推動了第一次工業革命,電磁學推動了第二次工業革命,量子力學、半導體物理推動了第三次工業革命,力、熱、光、電、磁、量子全面融合提升推動了第四次工業革命,從機器時代到電器時代,到計算機時代,到智能時代,物理都在驅動社會前進。他告訴同學們,如果你好奇物理是研究什么的,那么你要知道,它是在顛覆大家在宏觀世界中形成的認知。事實上,我們只了解了這個宇宙不到5%的物質。
樓教授用了很多例子,給同學們安利學會物理思維的好處。
三種情況,猜猜看他們的用時長短?
一個小球自由落體,
一個大球自由落體,
把大球小球連接起來自由落體。
猜猜看,誰會先丟失空氣?
一大一小兩個充了氣的氣球,把它們連接在一起,是大的氣球把氣給小的氣球?還是小的氣球把氣給大的氣球?
他沒有避諱現在的選科制度需要在物理與其他學科之間進行衡量與取舍,同時坦言,他認為學好物理對其他學科的幫助非常大,有可能會決定你在其他學科發展的天花板。而且,大學所有理工科要學大學物理,高中是個打好基礎的階段。
命題二:如何學好物理
常常有人說自己太笨,學不好物理。樓教授告訴大家一個有效的方法——用物理的思維學物理。
每個人都有近1000億腦細胞,這可是一大筆財富,想要獲得就要懂得如何挖掘(讓它們有更多的突觸鏈接)。如果你發現自己學不好,那就說明你的大腦在偷懶。
只有你在發現解決不了問題的時候思考如何解決,神經鏈接才最活躍,創新能力才會形成。簡而言之,同學們還可以通過學物理學會思考呢!
當然,不僅僅只有物理學科有這樣的效果,選文科的同學也一樣,不要死記硬背知識,而是通過知識去看背后的前因后果、相互關聯。他慎重地跟同學們說,將來的社會不思考的人會越來越難生存,因為智能機器時代已經來了。
同學們對于學長有滿滿的興趣,他們好奇學長的工作內容,也對如何培養物理思維提出了自己的疑問。樓教授說:
學習是為了通過思考訓練你的大腦,讓它能更有效地學習,解決問題,分數只是附帶品,工作也是如此,賺錢是附帶品。
樓教授通過講座讓同學們明白,學習是為了能夠養成良好的思考習慣。思考決定了一個人的深度,也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做事情的成敗。
最后,主持人華東海老師為大家介紹了樓教授在李惠利中學學習期間的班主任劉正翠老師,師生二人時隔多年再次于校園中合影留念。
學校通過“惠利講堂”邀請學長回校分享,也通過學校公眾號介紹他們的事跡,這些學長學姐的親身講述,為同學們在選科、生涯規劃方面,在學習習慣和思維模式培養方面,提供了寶貴經驗。







主講人:樓慈波,97屆(高中)李惠利中學畢業生。寧波大學物理與科學技術學院教授、副院長,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有南開大學物理學院本科、碩士、博士,德國兩年博士后,美國、以色列短期訪問學者經歷,獲2007 年中國重要光學成果獎,饒毓泰基礎光學二等獎,積極投身于推動寧波物理科普教育。
曾在微納非線性光學領域發表四十余篇研究論文,其中包括國外物理類頂尖雜志《Physical Review Letter》 和光學類頂尖雜志《Optics Letters》 等;負責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兩項,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持計劃一項,主要參與國家973、863 等重大科學研究項目多項。
|